麥德龍不會退出中國 將在重慶沙坪壩九龍坡開店
從2018年開始,麥德龍就屢次傳出將退出中國的消息,但這一消息最近被否認。
日前,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公開回應,麥德龍在中國有著優質的資產和客戶,中國業務也在不斷增長,一定不會離開中國市場。作為進入中國較早的外資超市,麥德龍在各大城市均有布局,但數量與沃爾瑪、家樂福等相差甚遠。為何麥德龍發展步伐如此緩慢?它在重慶發展情況如何?
近日,記者來到了麥德龍重慶南岸商場,進行了實地探訪。
要出售中國業務?
上財年中國業務增長約2%
近期多次傳出麥德龍要出售中國業務,4月3日,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曾公開向媒體回應,麥德龍一定會繼續留在中國市場,麥德龍已經有很好的增長,且市場潛力非常大。麥德龍公關部相關負責人方面近期也回復了記者,指出麥德龍在上一個財年,中國業務增長了約2%,是少數還在增長并且盈利的傳統零售商之一。因此,麥德龍不僅不會退出中國,相反,還要在中國加大發展。
麥德龍在重慶地區發展潛力巨大,目前在南岸區和兩江新區的2家門店均盈利良好。記者了解到,麥德龍未來還會繼續加大在重慶地區的投入,分別在沙坪壩區和九龍坡區各開一家新店,為當地消費者提供更多品類豐富、高質量的安全商品和優質服務。
據介紹,麥德龍是德國最大的零售商,于2001年進入重慶。因賣場大、貨品全,并且有不少進口商品,積累了較高的人氣和知名度。與其他零售超市不同,麥德龍率先采用了倉儲批發的模式,內部以倉庫的形式呈現,吸引了中小零售商、企業、家庭在此批量采購。
記者在現場看到,賣場內貨品種類齊全,隨處可見滿減折扣和滿3件95折的海報,但并未出現大規模減價的現象。與其他商超相比,麥德龍的客流有更為明顯的周期性趨勢。記者分別于周末和工作日前往麥德龍南岸商場,在晚上7點左右,麥德龍的停車場幾乎停滿了汽車;工作日下午4點左右,停車場內車輛比較稀疏。
如何應對電商沖擊?
整合線上線下業務、放寬會員準入
近年來,隨著電商不斷崛起,以及社區超市、新零售超市、便利店等業態興起,使中國零售市場格局發生很大變化。為了應對這一挑戰,麥德龍開始整合線上線下業務。
麥德龍相關負責人介紹,目前麥德龍在中國有95家門店,覆蓋了59個城市,均具備O2O能力,即所有門店與麥德龍網上商城對接,整合線下會員數據。此外,麥德龍已經與阿里巴巴開展戰略合作,完善了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購物體驗,包括天貓麥德龍官方海外旗艦店、官方旗艦店。而為了提供更便利的服務,麥德龍與餓了么、美團第三方平臺開展了合作,同時麥德龍也開發了小程序,讓商品更快地送到客戶手中。
值得注意的是,麥德龍在會員制度上也做了升級和完善。作為倉儲式批發超市,麥德龍將目標群體鎖定為企業客戶,在會員注冊時需要提供資質證明,憑會員卡才能結賬。為了吸引更多元化的用戶,麥德龍開放了個人會員,大大簡化了注冊流程。截至目前,麥德龍中國現已擁有逾1300萬在線優享會會員。
聲音
麥德龍線上線下
融合是大勢所趨
重慶零售商協會秘書長劉爭鳴認為:“麥德龍之所以頻頻傳出退出中國的消息,是因為其門店數量較少,商業模式與其他商超相比較為另類,存在感逐漸降低。在應對電商沖擊時,他們還沒有完全適應中國的高速發展。但實際上,麥德龍的資產、管理鏈、業務鏈、供應鏈等運營得很好,再加上進入中國較早,各項資產較為優質,尤其土地升值明顯,沒有退出的必要,麥德龍的回應也證明了這一點。”
他分析,沃爾瑪、家樂福的布局通常在社區和商圈附近,門店較多,但運營情況參差不齊,出現了一邊開店,一邊關店的現象。而麥德龍相對謹慎得多,進入中國超過二十年,卻布局了不到100家,這與他們源于德國的企業文化有關。在歐洲、美國等地,麥德龍的商業模式非常成功,但中國電商的崛起,使這一模式有些水土不服。德國人的嚴謹,讓他們堅持自身的理念,不會輕易改變這一商業模式。
他指出,如果麥德龍要尋找突破口,應該意識到線上線下融合是零售行業的趨勢。首先,需要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,彌補其電商、物聯網等線上技術的不足,并且動作應該加快。從現在的情況來看,麥德龍已經開通了網上商城、天貓旗艦店等,已經取得了一定效果。此外,除了重視對企業端服務,還應挖掘個人消費者的潛力,為他們提供商品選擇、會員注冊、送貨服務等方面的便利。“麥德龍已經察覺到了中國市場與其他地區的不同,他們的轉型應該只是時間問題。”
(來源:重慶商報 唐小堞)